起先是台北捷運站裡的廣告引起我的注意。在信義區最熱鬧的捷運月台上,巨幅廣告一張接著一張,奇特的構圖、鮮豔的色彩,一旁文字清晰標示著它們是誰:甜椒、青花菜、仙人掌……原來,它們全是知名手機主打「微距拍攝」所攝下的植物局部照片。
難道,植物攝影在不知不覺間也席捲人類耳目,成為休閒興趣的新寵兒?我的疑惑在各個社群平台獲得解答:臉書上名為「自然攝影中心植物觀察」是台灣老字號植物攝影網站的分身社團,擁有將近萬名成員,其中不乏知名的植物學者與研究者定期張貼植物照片;「植物微距攝影」也有兩萬多名成員,每天分享數十張植物的根莖花葉果等細部美照。以圖像社群經營為主的IG更不用說,以植物為標籤的貼文動輒數百萬,從室內盆栽植物的擺拍到野外植物千奇百怪的構造與構圖,足以教人看到地老天荒。
為什麼人們對於用鏡頭捕捉植物如此熱衷?懷著這樣的好奇,我展開一系列花與攝影交會之地的探訪……
(以下為部分摘文,完整介紹可參見《經典雜誌》第290期〈微觀花攝影.穿透植物的表象〉)
場景一:用手機發現植物之美
王竹君的植物攝影課正是以手機相機為工具。一來目前手機拍照功能夠強大,解析度和畫素也高,許多手機也有微距鏡頭,「但我發現用中距離拍植物就很好用了,只是多數人不會用」。二來,她的學員多為退休樂齡族群,這些長者對數位工具的熟悉度不比年輕人,學習手機攝影對他們來說已能滿足所需,王竹君也不會在課堂上講到「焦距」、「光圈」等專業詞彙,多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他們熟悉手機的基本拍攝。
為什麼帶他們拍植物?「植物是很棒的攝影入門啊,不會動、好拍,而且很多熟齡學員都會種植物,學會拍攝後就能每天觀察栽種植物的變化並順手拍下,是很好的練習」。王竹君的學生們也會在群組和社團上傳植物攝影作品,請益交流拍攝技巧,她說,經常有學生和她反映「學會攝影之後,觀察力打開了,走路也變慢了,因為發現身邊許多原本不起眼的花花草草,都能成為鏡頭下的主角」。
……
場景二:花時間的科學攝影
當越來越多人為了記錄、分享身邊植物的美感而投入植物攝影之際,也有人基於「比美更重要的理由」為植物拍照。
自2018年起,福山植物園的研究員林建融開始用微距相機拍植物,拍法與常見的植物攝影大相逕庭:赴野外採集開花中的植物、以植物學方式解剖花的細部構造並逐一拍攝、最後透過影像後製編排呈現出宛如科學繪圖般的花攝影。前期成果集結為林試所的三十週年年曆《2019花時間》,收錄57個物種的花朵解剖圖輯,酷嗜收藏植物圖像書的王竹君就說,《花時間》的拍法非常特別,她還曾請教林建融到底怎麼拍的。
……
場景三:微觀細胞的電顯攝影
王竹君和林建融曾不約而同告訴我:「就是很想看清楚這些一般人不會看到的植物構造到底是什麼樣子」。
為了探究這股「非把植物看個一清二楚不可」的慾望,我找上了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細胞生物學核心實驗室當中的「電子顯微鏡部門」。這裡除了擁有各種尖端的電子顯微儀器設備,也有資深的研究技師主持「奈米級」的植物觀察與攝影工作。
1奈米等於1公分的千萬分之一,這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測量單位,卻是簡萬能的雙眼所熟悉的日常——當然,是在電子顯微鏡的幫助下才能達到。研究所時在老師的建議下投入禾本科植物泡狀細胞的研究,簡萬能自此踏入電子顯微鏡的驚奇世界,至今仍樂在其中,「每個植物都長得不一樣,有千變萬化的影像可以讓你擷取」,他臉上綻出大大的笑容,「那是一個沒有辦法想像的世界,因為沒有辦法想像,所以每看一次都是驚喜」。
……
場景四:一堂國小的生態攝影課
出乎我意料的,簡萬能說若非承接各科學家客戶的工作,他自己平常最喜歡「創作」的電顯照片,是採集自研究室附近的紫花酢漿草、大岩桐、爵床等常見植物。說是常見,在顯微鏡下卻是全新的世界。
這個說法把我推向了尋訪花攝影的最後一站。在我住處附近有一所以生態攝影教學聞名的成福國小,不僅學生參加攝影比賽獲獎連連,屢受媒體採訪,設計課程的老師們也因此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本被視為偏鄉的成福國小更成了明星學校,每年吸引家長不辭勞遠送孩子就讀。
例如正穿著青蛙裝、捧著數位單眼相機下到學校「水草塘」拍攝的三個孩子,除了葉子銘家在學校附近,陳顯戎和黃芷稜各從台北大安區、新北土城區轉學過來。「我很喜歡拍生態」,人稱「戎哥」的陳顯戎對鏡頭捕捉到的動植物如數家珍,「拍攝之前要先認識它們的特徵。我們剛拍了臺灣萍蓬草,它一年四季都開花,雌蕊柱頭是紅色的;穗花棋盤腳的花有白色跟粉紅色;風箱樹開花的時候會吸引金龜子來吃,它的果實很像武漢肺炎的病毒……」
(閱讀完整全文歡迎購買《經典雜誌》2022.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