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盛世也好,綏靖亂世也罷,怎樣的時局人都難免徬徨困頓時。有人奮力向外突圍,親身戰鬥;有人返觀內在,寄託看不見的力量助己超脫。這些看不見的力量,或曰宗教,或說靈性,也有人統括為身心靈,卻不見得都是玄虛不接地氣的,將靈性發展成工具或手段以授人,也可以是一門職業,有的高度權威化,終成眾人膜拜的大師,有些則揉合自己獨特的專長或性格,成了斜槓的身心靈工作者,他們可能是理科背景的動物溝通師、開繪畫班的通靈人、敲頌缽的樂手╱室內設計師,或在大型醫院對病患的身心靈望聞問切的中醫師……看不見的力量於他們,既是謀生的巧藝,也是存在於每個當下的自我觀照和追尋。
目前在某間大型醫療機構擔任中醫師的小凱(化名),在答應接受採訪前,是我看診數個月的醫師。訪談這天,他謹慎地避開工作地點附近,和我約在一間連鎖速食店。
先前經友人介紹,得知小凱「是個特別的中醫師」,出於好奇心,並無疑難雜症的我掛號看診,理由和許多台灣人看中醫如出一轍——調養身體。小凱看診程序和其他中醫並無二致,望聞問切一樣不少,但說出口的觀察或診斷卻不一般,例如,他幾次提及我像被一層厚重寒氣籠罩,因此處方以袪除這積重寒氣為主;有次他形容我的脈象「好像一陣清風徐來」,問我是不是發生什麼開心的事。
當時介紹的友人用「通靈」二字定義小凱看診的特殊。在大醫院以通靈的方式看診?姑且不論通靈是否為真,我對小凱如何考量診間裡的病人、護理師,甚至其他同事的觀感更好奇了。透過私下聯繫,他應允受訪。
「應該說,當我很專心在這件事情上,我就能看到我能力所及的事情。」面對「通靈看診」的疑問,沉思片刻後小凱這麼回答,「而且我覺得通靈並不局限在通靈師,其實很多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也有通靈的狀態,才會創作出這樣的東西,但可能下一秒斷掉就沒了。我看診也是這個感覺。如果要說這是通靈,可以這麼說。那不局限於視覺或聽覺,而是『你就是知道』」。
他試著進一步描述自己如何接收患者的身心訊息,「我把一個脈,會把所有資訊結合成一個有邏輯的東西,那些資訊需要拼湊,但統合起來會有個因果關係」。
但,藉由通靈看到病人的狀態,他們未必能接受吧?「所以我會看人說。我滿會察言觀色的,大概知道這個人可以聽到什麼程度,若他無法接受,我就會講中醫該講的話。」他也承認,自己看診時會忘記旁人在,例如護理師或跟診的實習醫師。
「有別人跟診其實滿困擾的,因為一定會被問為什麼這樣做,或要我說把的脈是伏是顯是細」,小凱說,前陣子又有跟診的學弟妹問,他索性坦白以對,幸好,「這次回應是好的,他覺得有這種能力是神奇的」。
在講求整體觀的中醫科,小凱這種「怪力亂神」之舉得到正面回饋並不理所當然。在大醫院工作越久,小凱發現,許多所症狀奇怪、複雜的病人,跑遍各科後,最後都會被轉診到中醫科或身心科,「可是,我發現更有趣的是,中醫科和身心科的官方說法更不允許怪力亂神或身心靈的存在,他們會盡可能排除看不見的東西」,反倒是西醫,面對這類說法的態度更開放。小凱認為原因可能在於,現今的中醫跟身心科一直極力朝科學化發展,「但西醫的人不需要證明,他們已經站在一個科學的優勢地位了」。
因家庭背景和從小不明原因的各種病痛,無論中醫西醫,小凱都曾接觸,卻始終找不出原因,症狀也無從紓解,最後甚至出現憂鬱傾向,直到透過閱讀接觸到身心靈領域,他終於找到一套說法能說服自己生命和世界何以如此。
一開始挑的書是身體症狀與情緒、心靈的關係,到後來,宇宙、靈魂也成為小凱關注的內容。「我看這些書不是學習,而是為了讓自己舒服一點」,一直覺得和世界、和其他人格格不入的他,發現世界存在另一種樣貌和解讀方式,「像是忽然吸到空氣、可以喘一口氣的感覺」。
「現在回想起來,從小身體不舒服應該是最後一步」,小凱說,「我忽視了我真正需要的東西,太容易逼迫自己跟大家一樣,忽略掉我真正該做的事情。我不敢面對自己、不敢展現奇怪的我,卻想和一般人一樣,才有那些病痛」。
儘管自己感興趣的中醫面對西醫仍屈居弱勢,小凱依然進入醫學院中醫系就讀。然而,從西醫課程比例多於中醫、部分中醫課程採用的中國教科書充斥與台灣國情文化不符的內容、乃至於許多中醫教材對病理症狀的描述與分類缺乏邏輯……種種問題,讓一向心思細密想得多的他難以適應,「剛開始我發現自己無法聽課,也無法吸收」,「會堅持下來是因為我知道中醫不是這樣子,我無法解釋為什麼,但我知道真正的答案不是這樣」。
同樣的情形,在他完成學業進入醫療機構後再度發生。去年,小凱所服務的大型綜合醫院忽然發布消息,他們這一屆醫師除了臨床和教學工作外,還須每年完成論文寫作及發表,否則就不能留任。
「醫院說三件事情都要兼顧,看病、研究、教學,但事實上一個人不太可能每樣都拿手,現在卻這麼要求」,越說,小凱臉上表情越苦澀,「真正的研究不可能用這種方式逼迫別人寫出來的。一個研究是一場漫長的過程,也許有天忽然有一個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在想,而不是我明年一定要寫出一個什麼,你不覺得這很荒謬嗎?就是硬湊出文字,不是真的」。
論文明顯卡關,小凱說,這段時間他從拼命思考怎麼像其他人一樣寫出論文,到最近終於決定「真正的研究不應該有時間限制。雖然我有時間限制,但我決定不受限制了,照我自己的時間走」,不只如此,他還決定既然要寫,就朝他關注的問題找到答案,「以我的節奏和語法寫,但不一定是論文」。肩頭一鬆,小凱露出微笑。既然無法做到一般人做得到的事情,索性做自己就好。
除了大醫院小醫師的職涯突生變故,小凱坦言,向來對身心靈懷抱信念的他,也因過去半年接連遇到被身心靈工作者騙取金錢、濫用名號等不愉快的經驗而逐漸認知:擁有超凡能力和為人正派,兩者未必畫上等號。
不只如此,他也重新反思自己對許多既定事物的理解,包括「科學」、「身心靈」、「宗教」等概念。「很多名詞都不是它本來的意思。爭論身心靈或科學是不是對的,這是沒有意義的。它們本身都是對的。不管你用的是什麼方法,只要你抱持追求真理的精神,而不是為了其他事情,比如賺錢、爭權,就是沒問題的」。
既然扯上錢或權就容易變質,身心靈究竟能不能當成謀生工具?「這問題我想很久」,他沉吟許久,「這麼說好了,我是一個中醫師,我用真誠和大愛的能量在做這件事。塔羅牌老師也可以這麼做,不管你用哪個工具都能這麼做。我們都把身心靈當成謀生工具啊,所以問題不在於能不能拿來謀生,而是態度」。
問小凱,他心中自許的中醫師,或說醫者,到底是什麼樣子?
「就是全面考慮。身心靈就是『身』、『心』、『靈』啊,大家好像容易偏往其中一個,大部分醫生是看身體,但我覺得要顧慮這人心情。如果我能看更深入,可以給予建議或讓他更清楚自己要做什麼,這是我想做的。身體跟心情是相對簡單的,但要看到靈魂,那是更深、更遠的,整個是很寬廣的,這是功力問題……如果我看到了,就要以我能做到最好的方式解決,就像我的老師跟我說的話。」
那句話是:符合宇宙的法則。在小凱的認知裡,那當中蘊含中醫的本質,也就是觀照事物的整體,而不僅只看見各自分離的單一。
※本文首次刊登於端傳媒〈遁逃與超脫:投入身心靈產業的年輕人(上)〉,2021年12月4日。原文採寫於2019年。
1 留言
🌈您好,個人對於有關非典型身心靈工作/中醫師小凱的相關資訊,因應個人欲尋求治療需要,同時亦有興趣想多瞭解這麼特別的領域結合運用🌟請問如何能聯繫呢?感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