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專書
這本書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題名都是「2019臺南藝術節專書」。
然而,和其他相同屬性、擔負相同任務的書相比,它的模樣可能有些離群脫隊——既無演出資訊或創作自述,也無作品圖輯或相關新聞報導評論。一本藝術節之書,但功能不在記錄,那會是什麼?
這要從臺南藝術節歷經一場體質的劇變說起。臺南藝術節是行之有年的城市藝術節,在2019年臺南文化局首度改為策展人制,邀請集學者、評論人與劇場實務工作者於一身的周伶芝和郭亮廷肩負此大任。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擔任大型城市藝術節的策展人。他們提出「看不見的城市」作為策展概念,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前來台南進行探訪調查、與當地不同團隊合作或為台南特定區域量身創作,希望透過表演藝術的創作,重新定義人們對城市和城市藝術節的想像,而這樣的想像,對台南這座幾經時代弄潮的古都來說,意義或許格外不同。
在這個前提下,2019年臺南藝術節的展演作品多屬原創,每組藝術家和創作團隊在台南各角落鑽進鑽出、發展創作之際,什麼過程該被記錄?什麼文件該被留下?什麼內容該被印刷成冊?
在企劃初期的幾次會議,還有一個關鍵字被深刻記下:批判精神。如果說,一個城市藝術節不只是觀光節慶,也是一場召集市民反思城市現況、提出未來可能性的公共儀式,便不可能沒有批判觀點的介入凝視,無論是針對城市的、或是針對自身的(包括策展團隊的自我檢討),這道反身凝視的目光也必須存在於這本書中。
#從「看不見」到「偏偏遇見」
老實說,面對「看不見的城市」這樣一道題目,初期企劃構思並不困難。甚至沒挖出卡爾維諾的經典重讀。台南這座城市近年基於觀光旅遊等需求,除了原本全台首府、古蹟第一的特色之外,也被安放了不少吸引人的新標籤,美食、慢活、人情味、文創小店……然而,在這些明顯可見的消費生活氛圍底下,一座建城近四百年的城市,若要將原本隱逸於大眾面前的趣味一一挖掘,恐怕挖上十年也挖不完。
所以,看似簡單的開始棘手起來:繞開一般人關注的、已屢次被媒體炒作廣為周知的題材,那才是這本書要的。但,如何從海量的細節中篩選?
篩選的過程充滿細節,可敘說的大致是這樣:先繞過大眾熟悉的台南市中西安平區,面向幅員廣闊的大台南,於是,有藝術家先鋒踏入、展開創作的幾個地點成了選項。大台南分山線、海線,藝術家的選擇未必均衡,但這本書自期都能有所觀照,至於最後幾個地方如何確定浮出水面?大概就是幾次和台南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或撰稿人聊天中逐漸聚焦,以及一些個人偏好和直覺。
既然不可能把所有台南的看不見搜羅成宛如安柏托.艾可(Umberto Eco)《無盡的名單》,那麼,不妨以一種漫遊的心情重新配置檢索。本書前三輯中的十個地方和相應主題,是這樣長出來的。與之緊密或散漫呼應的藝術家觀點,也略過此次創作細節不談,而是對「如何體驗一座城市」提出他們的獨門方法。
然而,個人對城市的獨家體驗,必然出於偏見。此處偏見並非傳統先入為主的定見,而是回到現象學的陳述:凡人所見,皆難免為偏見。但偏見未嘗不值珍視,因為它永遠是我們的好奇心循線探問的重要線索。至於,何以是偏偏遇見?這又是另一個偏好和直覺發揮作用的選擇,此處按下不表。
本書命名曾有另一提案:「我對台南欠尊敬」,但欠尊敬對諸多愛護台南的本地外地人來說,委實太過激烈。其實,這個構想來自某位國際創作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對策展人脫口而出:我對任何城市都不懷抱敬意。這麼不和諧的句子如閃電雷擊,但細想:或許這才是一座城市得以偉大的起點——當人們不先以空泛敬意視之,城市與你我得以公平對望,重新探勘彼此的醜與美、惡與善。
#劇場書
在邀稿陸續確認之際,十多位撰稿作者、十多位受訪者、一位攝影家、兩位美術設計、編輯團隊也有三至五人不等的討論聲音……如何在「一本書」安排這些音色各異的角色登場說話?而他們話語中流動的時空、地景、故事、經驗……又該如何裝置擺放?
參考的範本不是任何一本書,而是劇場。編舞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中晚期創作多為城市編舞系列,據聞過世前本應允要為台北編一支舞……假設,用碧娜編創城市系列的邏輯來對位書籍的內容創作者之訴說台南?碧娜偏好一個個舞者登台獨舞,偶爾穿插群舞,暗示城市的人情氛圍或文化性格。便以此邏輯結構作者╱文章順序。敘事的斷裂或呼應、地理位置的關聯性、文字與圖像如光影共舞、主題交接的輕快沉重急促緩和、前台和後台展演與轉場過場之間的呼吸節奏如何化為書頁上的章節、段落、結構……
紙本是書的舞台也是身體,閱讀者所有的感官經驗都通過它發生,而讀一本書和看一齣戲,理論上都是在經驗著有起始有完結的線性時間,那麼,在這一本書、一齣戲的時間裡,我們會體驗到什麼樣的台南?
#台南智慧?
在這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正巧讀到一位波蘭劇場藝術家的訪談。訪談最後他提到自身最大的焦慮:我們這個國家,到底有沒有累積出一種可與人分享的波蘭智慧?
這種焦慮非常在地。而身為一個於公於私幾度與台南相遇的外來者,我好奇台南人有這樣的焦慮嗎?古都值得尊崇,府城值得驕傲,但這些尊崇和驕傲底下,是什麼樣的智慧能在這個注重分享、追求多樣性與公共性的時代繼續被傳佈和討論?
在全書最後選擇攬回發問的權力,把問題擲向閱讀者。問題標記的是另一個開始,從這裡,我們走出書頁,走進城市,繼續用我們的凝視和想像聚集為許許多多的偏見,而真正等待被看見的事物,或許會從這些偏見中浮出水面——
※這篇文章是參與2019年台南藝術節專刊《偏偏遇見台南》主編工作時,寫在全書後的編輯手記。近日因工作之需重新返讀,被當年執筆的自己提醒了一些事情。因此重新刊載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