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性山林 上山的講究,從不講究處開始 by 欣寧 2021 年 8 月 9 日 我喜歡在距離出發前一週,或最慢三天前,在客廳攤開地布,陸陸續續把登山裝備拖到地布上,分開散置。我猜,這習慣乃隨我近年頻繁的差旅逐漸養成。無論到哪裡投宿,我傾向一到睡覺處就找出一個合宜角落,掏出行囊所有物件,依序擺放。物各安其所,我也才能安住。這習性蔓延開來,出發前後,收納前後,我喜歡讓這些傍身事物,在一個平面上呈現不是擺放的藝術。 繼續閱讀 2021 年 8 月 9 日 0 留言 544 views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生物樣區讀劇場 沒有理由地跳舞:2017新點子舞展微舞作 by 欣寧 2021 年 8 月 9 日 2021 年 8 月 9 日 作為一個從小跳舞的舞蹈工作者,即將四十歲的陳武康已厭倦過去所有跳舞需要的角色、動機和理由,無論是風流倜儻的芭蕾王子、反映某種當代心理或情境的現代舞,他全想拋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沒用的植物讀自然 不是達人帶你遊逛隱藏版花市 by 欣寧 2021 年 8 月 9 日 2021 年 8 月 9 日 這個祕密花市位在一國道附近,其他平面道路也四通八達,交通非常便利;開放空間讓你可輕易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但和其他大型花市相比,人少到不可思議,所以安全距離大約可達一百公尺。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植物沒用的植物 身為台灣人,被竹子打臉也是正常 by 欣寧 2021 年 7 月 30 日 2021 年 7 月 30 日 直到走進六重溪的大武壠部落前,這些文字於我如同竹篙鬼故事一般,全都屬於遠古流傳的鄉野奇談。因為是奇談,我自然不會在車子開進部落時注意到:不知何時開始,山路兩旁的植物大半成了竹林,更沒意識到接下來,我們即將投入鄉野奇談的場景裡,把傳說活生生親歷一遍。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生物樣區讀影劇 蔡揚名:我心目中的辛奇導演 by 欣寧 2021 年 7 月 23 日 2021 年 7 月 23 日 辛導演是一個很有氣質的導演,到八十幾歲時也都還很有氣質。我敢說我對他是非常了解的,因為到他過世為止,大概有十幾年我們每隔兩三天就會見面。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多樣性欣寧辭典 辭典|戶口謄本 by 欣寧 2021 年 7 月 22 日 2021 年 7 月 22 日 我被那一長串的名字誘惑著。如果繼續往六代以前無止盡地回溯,最終出現在系譜上的,會是一頭豹還是一枚海中的藻?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多樣性山林 山林留痕之術 by 欣寧 2021 年 7 月 22 日 2021 年 7 月 22 日 別人爬山,往百岳爬,往大山爬,往未有人類涉足的深山或需鑽敲架繩的峭壁爬去。要爬成史無前例的第一人。但此刻我站在這難入冒險家之眼的山徑,離家不到百米,還因為出現墳墓鬆一口氣。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多樣性山林 第一次真好——初探勘行 by 欣寧 2021 年 7 月 22 日 2021 年 7 月 22 日 天色已經完全暗下來了,這些白天尚可稱為小冒險的地形,到了夜晚成了可以吞沒生命的一道道關卡。憤恨轉而被恐懼取代。腳底的刺痛深化這份恐懼。我已經沒辦法再穩穩踩好重心。也分不清雙手發抖是血糖過低、體力用盡,還是因為恐懼。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植物沒用的植物 首先,你要有個沒用的陽台 by 欣寧 2021 年 7 月 21 日 2021 年 7 月 21 日 我總懷疑,住外推陽台屋子的人們大概很難理解或想像:擁有一個半戶外的空間,納植物為室友,附近的瓢蟲、蝴蝶、斑鳩因此逐食而來,那種「和其他物種共享空間」的驚喜或煩惱,是多麼支持人繼續活在這「人類令人厭倦」的單調社會。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植物植物園 到福山植物園學習與跨物種近距離接觸 by 欣寧 2021 年 7 月 18 日 2021 年 7 月 18 日 有時候,我們做很多不適當的事情,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整個生態系是怎麼運作的,如果沒有過度干擾破壞,生態系就能運作得很順利,當它運作正常,人類也能從中得到好處。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