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研究動植物的領域,「不擬人」是個基礎前提,亦即,不要用人類的感知方式揣摩、假設動植物的感知方式。於是「擬人」頂好留在文學藝術或倫理學的世界,作為一種想像、同理他者的「觸角」。話雖如此,小說《樹上的時光》(The Eagle Tree)卻採取了似同實異的路徑。愛樹成痴的十四歲主角彼得.馬奇.王,與其說視樹如人,更接近視人如樹——因為他在人類族群裡,被劃分在「自閉症譜系」的區域。
馬奇擁有許多可被指認為自閉症患者的特徵:感官對某些外界刺激異常敏感,出現不斷擺動手臂等重複動作,鮮少與人眼神接觸,同理心、覺察力和社交能力較為不足,欠缺與人情感交流的能力,對特定物品十分著迷依戀,會滔滔不絕談論自己著迷的事物……(註)這些徵象,讓馬奇在面對難以理解的人類和從四歲起一見傾心的樹木時,更能理解、認同後者,也因此,他必須藉由「擬樹」來建構對人類社會與自我的認識。
作者韓奈德(Ned Hayes)曾擔任自閉症學童的教師,這個經驗或讓他在以第一人稱描述馬奇的所思所感時格外有說服力。馬奇在書中愛樹成痴、酷嗜爬樹,到最後甚至為將被開發商砍除的私人森林挺身而出,到市議會發表護樹演講(早在2019年瑞典少女葛瑞塔.童貝理 Greta Thunberg 以「為氣候罷課」聲名鵲起之前!),他的內在思考和外在行動的邏輯是清晰一致的。書中也幾度出現馬奇以樹自況的孤獨,例如自己就像在地下龐然伸展卻無人看見、知曉的樹木根系,面臨雙親離異、搬家、生活劇變,想爬樹慰藉,卻被家人和鄰居視為麻煩製造者,因而形容自己是被連根拔起、隨意棄置的樹,「在那裡,沒有人知道關於樹的任何事情」,是更讓人心疼的神來一筆。
自閉症患者的同理心,透過樹與人的主客優先序位重置而能跳脫人類本位主義重新發展。馬奇質疑老師只教人類史而略過樹的歷史;他恐懼樹的滅絕,也連帶不願家人因失去樹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而喪命;為了幫樹請命,他開始結交朋友、串連群策群力……這些小說描述不知在有自閉患者共處經驗的讀者眼中會否太過浪漫,卻充滿「自然能夠培力人類」的樂觀希望。雖然,最後被馬奇命名為「鷹樹」的那棵五十呎高西部黃松和其所在的森林能成功被保住,是因為樹上有聯邦政府保護的瀕危鳥類斑海雀棲息,相較於樹的費氏數列、固碳、反照率等訊息,「一隻鳥之類的就比較好理解」,不過,能短暫跳離人類思維,哪怕從一隻鳥、一棵樹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不就是一個生態觀點的開始?
註:以上自閉症狀描述引自安德魯.所羅門所著之《背離親緣》。
(首次公開刊載於2020年秋季澳門圖書館刊《城與書》)